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之法则(1 / 2)

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534 字 15天前

,耕耘贞观</p>

到了第二天,吕才便来到两仪殿外耐心等待,等到李世民把各种事情处理得七七八八,才宣了吕才进入大殿中。</p>

周围协助李世民批改文件的大臣,见到吕才到来倒是不自觉的皱皱眉头。</p>

毕竟李泰走了,高陵自然安静下来了,但现在见到吕才,自然想到了李泰。</p>

李世民倒和蔼的对吕才道:“青雀在幽州用证道法弄出了什么晒盐法能大量制作粗盐,所以便让高陵学府的山长过来解惑!”</p>

李世民说到这里,便让内侍把李泰送过来的信送到吕才手上。</p>

吕才接了信件后,看到了李泰解说晒盐法的原理是日之法则与水之法则什么结合。</p>

这些对没接触的人来说自然是天书,但对吕才来说,他明白日之法则与水之法则是什么。</p>

便定定心神,道,“这晒盐法根据的是利用阳光中的热量,在海边构建平坦的盐田,水遇到阳光蒸发,留下来的自然也就融入水中的盐了!”</p>

听到吕才的话语,不仅李世民,在场大臣们也都明白了这点。</p>

李世民道,“这便是你们学府内,一直在讨论的证道法吗?”</p>

吕才听到了这话,却是连忙回答:“回禀圣人,这只能算是证道法的运用。</p>

证道法先观察现象,后总结规律,接着用数学去计算,数学得出的数据是正确后,才能算初步法则。</p>

接下来要看法则是不是有指引功能,能通过这法则在生活中得到验证与适用,才算法则!</p>

比如这晒盐法中所提到的日之法则和水之法则。</p>

指得就是日光照射得越久,那就会产生越高的积累温度。</p>

比如水的蒸发速度,便跟水的表面积,以及水的温度成正比等等。”</p>

吕才说到这里顿了顿,继续道,“简单的说,证道法是个不断证道又不断证伪,然后重新总结,重新证道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,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加客观的看待世界。”</p>

“这所谓的证道法,还有能有伪的?”李世民听到吕才的话,倒有几分意外。</p>

吕才连忙回答:“回禀圣人,因为证道法从提出到实践都还只是一年的时间而已。</p>

我们甚至没有总结证道法自身形成一个完美的体系,只能说还在不断摸索。</p>

也许随着实验的不断积累,能真正总结出一套完善理论体系,这样才能快速证明真道!</p>

听到吕才的话,李世民若有所思,只感觉这学科好像是挺有生命力的。</p>

毕竟这东西从吕才的口中讲出来都没完善,但这完全没完善的东西,却已经拥有晒盐法这般成果,那到将来这东西彻底完善了那又会有什么收获呢?</p>

“青雀用日之法则和水之法则弄出了晒盐法,那么你呢?可否有研究出什么东西?”</p>

李世民倒对这所谓的证道法有了几分兴趣,对吕才询问道。</p>

吕才回答:“回禀圣人,在下在音乐上有几分造诣,更多是依赖自身精神天赋。</p>

所以与其让我来展现,不如让孙神仙来展现好了。</p>

最近他把所有的心思全部都放在火之法则的研究上,比较起我,他对证道法要更了解!</p>

臣来时已让孙神仙在皇宫外等候,还让他送来了实验器皿,若圣人有疑惑,可寻孙神仙。”</p>

“哦……去宣孙思邈!”李世民倒没想到连孙思邈居然也参合了进来不由道。</p>

孙思邈来了后对一众大臣行礼,然后就提出了要求。</p>

因为两仪殿内太过威严,自己不敢在这里进行实验,可不可以移步到门口。</p>

只是这几步路的问题,在场大臣也想要看看孙思邈在弄什么故弄玄虚,</p>

便答应了。</p>

这时候孙思邈倒拿出两个冰制作的罩子,里面都准备了蜡烛。</p>

一众大臣看着孙思邈拿出的这两样东西,倒都吸了一口气,虽对在场大臣们来说,这些东西不是用不起,但不论是凋刻到几乎镂空的冰罩子,还是这些蜡烛,那都是奢靡之物啊!</p>

这冰罩子被制作得有些修长,一个冰罩子盖上盖子就是完全密封的,另外一个盖上盖子,还是留出了两个小指头大小的洞口。</p>

“因为燕王提出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,其中金木水土都是自然存在的物资,人手可触摸。</p>

但唯有火不是,所以臣的研究就是确定这火到底是不是物资!”</p>

孙思邈解释道,“而现在便是要证明,火焰在密封的情况下,无法存续。”</p>

随着孙思邈的话语,却见到孙思邈点燃蜡烛,把冰罩子盖了上去。</p>

一众的大臣倒是都好奇的看着孙思邈,全部都包围上来,过了一会儿,那完全密封的冰盖子里面的蜡烛燃烧了一会儿就熄灭掉了,而有两个孔洞的冰盖子里的蜡烛依旧在正常燃烧。</p>

“这又说明了什么?”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一幕,好奇道。</p>

“这证明燃烧需要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无形介质,说不定就是我们呼吸的气!”孙思邈道,</p>

“若真如此,那火就很可能不是物质,那种无形介质才是五行的第五种元素。</p>

只不过它是我们正常眼睛看不到的!”</p>

“真有这种介质?莫非不是你自己胡乱猜测,甚至是这火焰在这冰壶中受到寒气侵蚀,所以熄灭了!”很快便有朝臣忍不住道。</p>

不过,孙思邈无所畏惧,自己研究这个就是为了证明金木水火土的火焰并不是物资,而只是一种过程,自己哪里还会害怕别人挑刺,便是道,“我们再换一个实验。”</p>

很快,这两个冰盖子直接被孙思邈给舍弃掉了,孙思邈又换上了两个新的冰瓶子。</p>

其中一个冰瓶子里倒倒入了水银,以及特质的冰管子,某些关节处用牛皮给包裹起来。</p>

很快,孙思邈在这冰瓶子里面的蜡烛再次点燃起来,众人再次好奇的向蜡烛看去!</p>

孙思邈道,“诸位,看得不是这蜡烛,而是看着这冰管子里的贡液是不是动了!”</p>

众人不由把目光向着这水银看了过去,果然这水银开始向着冰管子连接的瓶子倒吸。</p>

“动了,动了,真的在动了!”一众大臣却也看到了这贡液开始倒吸。</p>

孙思邈做了这实验停下来,道,“这实验便证明了在燃烧过程中,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一部分气被烧掉了,而水银便会去填补这处空缺,但具体有多少我就不知道了。</p>

诸位在大小合适的瓶口放个鸡蛋,燃烧起来就会发现鸡蛋会掉下去。</p>

说明燃烧会让这里面空了一部分,而外面会有一股力量冲入这燃烧起来的瓶口里面。”</p>

随着孙思邈的话,在场大臣们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,看着孙思邈带着几分尊敬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