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娘,是不是咱的买卖出了问题?”朱浩问道。</p>
朱娘苦笑一下:“盐田产量直线下降最近倒是没下雨,不过七月底,天阴晴不定,没夏天时收成好。”</p>
朱浩心想,当然不能以夏天的产量来衡量盐田全年的产出,那是太阳照晒最猛烈的时候,可能是那时赚钱太快,朱娘觉得一年四季都该如此,但实际上一旦到秋冬季节,晒盐就会迎来淡季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。</p>
“娘,咱卖的散盐情况怎样了?”朱浩问道。</p>
朱娘摇摇头,没有说话,意思是零售生意仍旧不如人意,经历之前太多事后,铺子的街坊生意其实难以为继。</p>
朱浩仔细琢磨了一下。</p>
其实把这铺子交还给朱家也行,反正不赚钱,但是要牢牢把控城外的晒盐生意,如此一来就需要多多笼络帮手,不能让具体经手人见异思迁。</p>
吃过早饭,朱浩把于三找来。</p>
于三见到朱浩一脸笑眯眯的样子,心情没来由一阵轻松,在他眼里这个小掌柜主意很多,值得他专程跑一趟。</p>
“小三哥,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不过你别告诉我娘,这是咱俩的秘密,你看行吧?”朱浩凑上前,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。</p>
于三有些莫名紧张,问道:“浩哥儿,您知道我没多大能耐,别吓唬小的。”</p>
朱浩道:“哪能吓唬你?我是有好事找你做是这样的,我从王府里弄了几个评书本子,都是很不错的说本,如果咱在城里开个书场,你觉得会不会有前途?”</p>
于三一脸不解:“书场?”</p>
迷茫的眼神看过来,好似在问,小祖宗你是要闹哪样?</p>
朱浩从怀里摸出个布包,打开来,里面是些散碎银子,都是朱娘平时给的零花钱,他辛苦积攒下来的。</p>
“我这里攒了一点钱,留在手里没用,不如拿来做点小买卖王府西街不是有大片空地吗?你去盘下来,搭建个木头棚子,找个嗓门大的说书人小三哥,好像你也识字啊,必要时你可以顶上去!</p>
“开头旁人来听书,我们不收钱,等生意进入正轨了一人收一文,相对靠前的位置收两文到三文。至于最前边靠近台子的地方可安排几排座位,摆上几案,提供茶水和干果点心。那些有钱又有闲的人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书。</p>
“书场一天说个十来场,最晚那场甚至可以延迟到二更鼓响,反正咱安陆州城不是没宵禁吗,正好可以丰富城里百姓的夜生活小三哥,你来打理一切,可以吗?”</p>
朱浩这是要拉于三跟自己合伙做生意。</p>
于三为难道:“怕是不容易吧,花费不老少。”</p>
朱浩道:“我算过,场地什么的,一个月下来可能需要一两银子,毕竟我们不用屋舍,加上添置桌椅板凳,应该用不了三两,招募个说书先生,按月给工钱,可以给他茶水提成,至于咱俩你不用出钱,只负责出力就好,赚了钱咱三七开,我七你三,每月额外给你四钱银子的辛苦钱,你觉得如何?”</p>
本来于三不想跟朱浩搞什么合伙经营,一来是自己没本钱,二来则是给人跑腿不见得有好处。</p>
但听不用出钱就有干股,还有固定的工钱拿,这种好事他没理由拒绝。</p>
“这可以,就是不一定能做成。”</p>
于三不敢把话说满了。</p>
朱浩笑道:“反正我就这五两银子,花完就算完,折腾一下就当买个念想,当然最重要的是说本好,有人来捧场!只要打开名气,恐怕城里的人都会跑来捧场,到时我们天天夜里都加场。”</p>
朱浩开书场的原因,是因为在王府里实在太无聊了。</p>
有陆松的关系,其实晚上要出王府并不太困难,对陆松来说只是防备他进王府内宅行那不轨之事,你要出王府请便。</p>
虽然朱浩有逃夜的条件,但外边也要有可玩的项目供他消磨时间。</p>
还有个更大的原因,王府西街那边的确有不少空地。</p>
朱浩打听过,弘治末年这里曾发过一场大火,王府西门附近大片区域烧成了白地,那些有钱的人家怕这边烧死过人风水不好,便择地重建。穷人也有顾虑,要是自己在这边建房,未来王府扩建征收自家屋舍,说不得又要折腾,干脆一早就避免。</p>
于三本来鬼点子就多,听到朱浩的话,心情激动起来,双目冒光。</p>
朱浩道:“索性今天我不用回王府,便陪你一起张罗。你先找牙子选定地方,再找匠人搭建棚子,打造桌椅板凳,等一切办妥后我再告诉你如何布置”</p>
朱浩想到就要做到。</p>
丰富安陆本地百姓日常娱乐生活,顺带让自己找点乐子,或许还能赚钱,何乐而不为呢?</p>
如果是讲那些陈词滥调的说本,自然没多少人来听,但朱浩这段时间写了很多精彩的故事。</p>
这时代的人有的是空闲却没有足够的娱乐项目,如果有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听书取乐,即便一天花个一两文钱,想来也会趋之若鹜吧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