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 杨村风云(十一)(2 / 2)

这些资金,极大的帮助了果脯早已榨干的国库。</p>

大老板舍不得这些东西。</p>

但戴局长心里很清楚,如果真的是和游击队有关系,一旦哪天爆出来,那么,现在果脯收到多大好处,就要付出承受多大代价。</p>

其实大老板也知道。</p>

但这些利益,老板放不下,或者说,没办法放下。</p>

再次叹了一口气,戴局长收起了桌子上的国外报纸,突然,一份医疗板块,报告吸引了他的注意。</p>

《高血压诊断与治疗革命性突破——太行医学院》</p>

戴局长眉头再次一皱。</p>

那群钻进山区的土哈哈,有能力在世界医疗最前沿方面获得突破?而且还是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突破?想想也不可能。</p>

必然是有人援助。</p>

而一份世界顶尖医疗技术的出现,虽然没有直接利益,但可以提高知名度,吸引人才。</p>

这也是大老板舍得不放弃刊登那一份份战报的原因——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来山城。</p>

“哎···”</p>

戴局长再次叹了一口气。</p>

“可是为什么···”</p>

在戴局长心里,始终有一个疑惑:</p>

“为什么要援助那群人?”</p>

这一点,他怎么也想不明白。</p>

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援助,任何支援都是带有目的。</p>

那批武器弹药,佩尔顿马,医院,还有医疗技术,价值何止上亿美元。怎么看,那伙人都不是能拿出对应价码的人。</p>

为了对付鬼子,去援助那伙人,怎么看也不是最佳选择啊!</p>

···</p>

“去学习种土豆?”</p>

“学习种小麦?”</p>

罗家湾。</p>

搬到根据地的孙仓一家已经初步站稳脚跟。</p>

虽然孙仓母亲因为体力虚弱,不能干活,但家里有老三老四两个壮劳力,最小的十六岁,最大的十八岁,五妹今年也十五岁了。</p>

都是干活的好手。</p>

三个人,加上根据地工作人员的帮助,一周时间就搭建好了一栋土砖房屋,有了稳定的住处。</p>

还分到了十亩土地,加入了合作社。</p>

并收到了根据地银行发放的一些两年免息贷款,可以用来购买种子,化肥,农药,还有农具,或者租用属于部队农场的大马来耕地。</p>

不是法币,而是这边根据地发放的边区币。</p>

从三七年到现在,根据地发展到现在,虽然力量弱小,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金融体系也已经建立了雏形。</p>

尤其是近一年来十分安全的杨村后方根据地,几乎完成了对基层的控制。</p>

孙仓一家人心里已经有了计划。</p>

现在是十月份,他们分到的十亩地,一半用来种植土豆,还有一半用来种植冬小麦。</p>

种子、化肥、农药都可以在根据地供销超市那边购买。</p>

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,他们自然听说过化肥这个好东西,这可是能把产量提升三五成的的好东西。还有好种子,是决定一种粮食产量的关键。农药更是能防止病虫害。</p>

根据地还在修建水利设施,应河水和蓄水用来灌既农田。</p>

好种子,用化肥,农药,不缺水····怕是能亩产两百三四十斤?</p>

甚至两百五十六十斤?</p>

晋地土地贫瘠,依靠农家肥和自留种,四十年代平均亩产只能达到一百多斤,所以在孙仓一家心里,即便用上了化肥,不缺水,加上农药和好种子,亩产两百多斤就是最大的愿望了。</p>

十亩地,全部加起来能有两千四五百斤,除去百分之十五的农业税,还掉买种子化肥的贷款——毕竟是无本买卖,根据地种子化肥农药很便宜。</p>

留下的还能有至少能有一千七百斤,再找缝隙地,土地空闲季,兴点菜园,种点菜。</p>

一家人来年别说饿着,还能顿顿吃饱饭。</p>

甚至还能省出点粮食来,置办点新衣服,过几年,能把老二老三把终身大事张罗了,也能给五妹找个好婆家。</p>

“对。”</p>

前来通知的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说道:</p>

“去部队农场学习种植技术。”</p>

“这个我们会的。”</p>

孙仓家老三连忙说道。</p>

虽然之前家里没地,都是租的,属于佃农,但种地他们还是会的,土豆小麦这种粮食,他们熟得很。</p>

“要你去你就去。”</p>

“你个八毛货。”</p>

“化肥你会使么?农药你会使么?”</p>

孙仓家老三他母亲骂了几句,顿时低下头。</p>

虽然听过,但他们还真没见过化肥,农药这些好东西。</p>

地主老爷门,虽然也是靠田地吃饭,掌握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,但少有人专注提升亩产,而是一门心思的增加土地面积。</p>

孙仓家老三老四出门学习农业技术的时候,看见,周边村子,大部分村民都前往部队农场了。</p>

···</p>

与此同时。</p>

杨村。</p>

石头湾上空。</p>

伴随着飞机轰鸣声,五架从太原机场起飞的鬼子飞机,缓缓飞到这里。</p>

盘旋一圈之后,确定位置,五架飞机晃了晃翅膀,其中一架开始下降高度向石头湾俯冲,机翼下,巨大的炸弹肉眼可见。</p>

“准备。”</p>

看着鬼子的飞机,石头湾下,独立团机枪连连长罗有志咪起了眼睛。</p>

在他身边,一百多挺最新装备的通用机枪,架设着高射三脚架,枪口对着天空。</p>